壤生肖是指什么?

田心然田心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“寅”指的是时辰,“时”是现在的时间概念,一昼夜12小时。在古代一个时辰分为八刻,一刻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,因此一天有十二个时辰、二十四小时。 “寅”还是地支的第五位,即从子时至辰时的四组时间单位中的第三位—— 子时(夜半)—23点~凌晨01点 丑时(鸡鸣)—凌晨01点~凌晨03点 寅时(平旦)—凌晨03点~凌晨05点 卯时(日出)—凌晨05点~上午07点 辰时(食时)—上午07点~上午09点 巳时(隅中)—上午09点~上午11点 午时(日中)—上午11点~下午13点 未时(日昳)—下午13点~下午15点 申时(哺时)—下午15点~下午17点 酉时(日暮)—下午17点~下午19点 戌时(黄昏)—下午19点~晚上21点 亥时(人定)—晚上21点~第二天凌晨01点前两个时辰叫“暮”,后两个时辰叫“晨”。

古人用“岁星纪年法”计年,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每15°为一等份,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。每年的春分、秋分、小寒、大暑四个节气,正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时候。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斜射地球,夏至则阳光直射地球。冬至和大暑是两个很重要的节气。而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则是标志着春季、夏季、秋季和冬季开始的节气。 将二十四节气和12属相联系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古人发现,在冬至以后,白天越来越长;从大寒开始,白昼逐日减少。到了立春,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,夜晚最短的一天。之后,白天渐渐短于夜晚,直到大寒,夜晚又长于白天。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

在冬至这一天,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,因此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。过了冬至,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向北移动,白昼逐渐缩短。到立春,太阳直射点开始向东北推进,白昼达到全年最小值。而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逐渐向南移动……如此循环往复。

人们观察到这一周期性变化,就把它和12属相联系了起来。在大寒这一天,正是农历腊月末端,古人称为“腊月末”,意思是农历一年的最后十天。这十天时间里,天亮的时间逐日提前,而天黑的时间逐日推迟。等到立春到来,天气渐暖,白雪开始融化,“腊月末”也随着立春的来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在农历正月里,虽然气温继续上升,但是昼夜温差依然较大。在正月后半段,也就是惊蛰以前,在温度逐渐升高的同时,夜晚时间仍然较长。等到惊蛰过后,白天时间迅速缩短,夜晚变得短促起来。

发表评论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