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相和生肖的区别?

幸媛林幸媛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从历史上来看,“十二生肖”的说法起源于东汉时期(大约公元100多年)。《后汉书》中记载: “西域国各有属禽,有羽族,有毛族;每属禽各有一种鸟,类聚不同,而羽毛颜色形状各异。” 东汉时期的中亚、西亚一带的乌弋山离国有种叫“属禽”(也作"属类")的动物,跟中国的十二生肖完全一样。不过这里的十二属禽是按一年时间轮转顺序来排列的,而不是现在的六十个动物。

在汉代画像石上也有表现十二兽的图案,在新疆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陶器上也出现了代表十二地支的十二兽图。这些文献和实物资料表明,东汉时期已有“十二生肖”的说法了。 那么,这十二个动物是怎么排的队呢?原来,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段,每个时段被称为一个时辰,分别用鼠、牛、虎、兔等十二生肖命名。 子夜是子时,正是老鼠出来活动的时节,因此子时鼠为首;丑时属牛,寅时属虎,卯时属兔……每天如此循环往复。

到了战国后期,“十二辰”之说已经被广泛使用。汉代的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里有这样一段话: “昼为禺谷,夜为禺乡。日出于东,始民于禺谷,而暮宿于禺乡。”——这里就把太阳每天运行的轨迹和时间与十二地支巧妙对应起来了。 随着岁月流逝,人们发现每个月天体运行的角度和位置都有变化,于是又把每月分成三部分,每部分用三个地支命名为“上旬”“中旬”和“下旬”。这样,每一天的时间都被分为三个一部分,每一部分的第一个时间点都用十二地支命名,形成了“时辰”的概念。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就是“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出了“节气”,而每个节气的起始点刚好被划分成了三个时间窗口,即所谓“上旬”“中旬”和“下旬”,每一天的第一时至第三时分别用“寅卯辰”表示。

既然有了月份和每天的区分,那原来的十二辰自然就不够用了。为此,古人在十二辰的基础上,增加了六个“十二辰”,合称“三十六辰”。 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就是“地球在公转到A点的过程中,由于月球引力作用,地球绕公转轴倾斜度会发生变化,从而在公转轨道上形成六个特征点,分别为夏至、夏至、秋分、秋分、冬至、冬至”,而这六个特征点正好和“甲己之岁 丙丁之年 戊癸之日 乙庚之辰 辛壬之酉 癸甲之亥”相一致——这就是所谓的“六十甲子”。 除了上面提到的“干支纪年法”外,还有“干支纪日法”和“干支纪月法”。前者以“甲子”开头,每六十天左右是一个循环;后者以“甲子”开始记录一个月的日子,一年十二个月,周而复始。这三种纪年法互相配合,完美地解决了“年份”“日期”“时刻”的标注问题。

发表评论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